来源:未知发布时间:2020-06-02
亮度方面看,三种拼接技术都不用担心不够用。DLP拼接亮度,尽管采用了激光光源后亮度逐步提升,可是由于成像原理不同,其和LCD及LED主动发光的拼接屏抵抗自然环境光上还是有差距的,但是在大多数应用场合中,DLP拼接亮度依然满足基本需求。反倒是亮度高著称的小间距LED面临过亮问题——小间距LED的一个主打营销技术既是“低亮度”。相比而言液晶在亮度水平上显得更为适当,适合超大显示画面应用。
对比度指标上,小间距LED是最高的,DLP拼接单元和液晶相比差距不是很大。而从需求端看,三大技术的对比度都超过实际显示的需要和人眼的分辨极限。这就使得对比度效果上,三种技术画面优劣更多取决于软件的优化,而非硬件上的极限值。
分辨率(ppi)指标上,虽然小间距LED一直在突破,但是依然不能和DLP拼接、液晶拼接抗衡。目前在55英寸单元上能够实现2K普及的只有液晶,未来有希望能普及4K的更只有液晶。对于小间距LED而言,更高的像素密度意味着稳定性设计的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,值得提醒的是液晶具有的像素密度优势的“实际价值也不是很明确”,因为用户很少需求那么高的像素密度。
反应速度这个指标主要针对动态画面的拖尾问题。这是液晶最显著的弱项之一。而对于其他两项技术基本没有视觉上可见的反应速度不足。液晶的拖尾本质不是因为液晶的反应速度低于肉眼的极限,而是因为画面中的运动元素在距离推移上导致的延迟叠加。这一原理决定了反应速度上的劣势,也并不显著影响该产品在多数客户需求中的应用——大屏拼接大部分市场需求都不以运动效果为核心。
色彩范围这个指标一般不是拼接产品最关注的方向。除了广电等应用场所比较重视外,对于色彩还原范围的需求,大屏拼接市场从未严苛过。从比较角度看,小间距LED是天然的广色域产品。DLP拼接和液晶则取决于采用何种的光源。
刷新频率是有效抑制屏幕画面闪烁感的关键指标。LED屏的刷新频率一般都很高,DLP也可以达到60-240HZ的水平,液晶多数是60-120HZ的水平——都超过人眼分辨极限。
地址/Add: 深圳市光明新区汉海达科技创新园1栋B区7楼
电话/Tel: +86-755-29966601 400热线: 400-888-7618
邮箱/Email: xiemanhai@boct-sz.com
Copyright?2006-2018 深圳市中银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1106460号-1